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病虫防治 > 一串红的六大病害和虫害以及防治方法,一串红怕积水和碱性土壤

一串红的六大病害和虫害以及防治方法,一串红怕积水和碱性土壤

发布日期:2019-12-26 09:53:17 来源: 编辑: 阅读: 0
  一串红的六大病害和虫害以及防治方法,一串红怕积水和碱性土壤
  一串红也称为爆仗红、象牙红。一串红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环境。怕积水和碱性土壤。那么在夏季多雨的季节,一串红出现病虫害了应该怎么办?一串红病虫害采取什么方法防治有效?
  一、一串红褐斑病
  病斑出现在叶的正背两面,近圆形,叶面病斑中间褐色至暗褐色或暗灰褐色,边缘围有暗褐色或近黑色细线圈,叶背病斑浅褐色,病斑两面均可生淡橄榄色霉状物,即病菌子实体。病斑融合后,叶片变褐枯黄或造成植株死亡。
  1、病原
  病原菌为鸡冠花假尾孢。
  2、发生规律
  病菌在病株和病落叶上越冬,条件适宜时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,经几天潜育发病后,病斑又产生病菌进行再侵染。
  3、防治方法
  ①园艺防治:盆栽时每年春季换盆,发现病叶及时摘除。
  ②药剂防治:发病初期喷药,药剂可选用30%碱式硫酸铜500倍液,25%苯菌灵?环已锌乳油800倍液,36%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。每隔10天喷1次,连续防治2~3次。
  二、一串红绿盲蝽
  该虫年发生4-5代,10月下旬以卵在木槿等植物组织内越冬。越冬卵于次年4月上、中旬孵化,5月初开始为害。卵产于小枝梗、叶柄、叶片主脉等处。卵期4-5天。若虫共5龄,若虫期20多天。6-7月雨水多,湿度大,枝叶茂密,为害十分严重。在干旱年份发生较少。若虫与成虫有趋嫩性,都比较隐蔽,爬行迅速,十分活跃。
  防治方法
  1、清除田间蒿类等杂草,减少盲蝽繁殖场所。
  2、化学防治:在为害期,可选喷40%氧化乐果或50%杀螟松1000倍,或喷20%杀灭菊酯2000倍液。在阴雨连绵天气,发生盛期时喷后隔一周再喷一次。



  三、一串红白粉蝶
  在上海1年发生8代,世代重叠。以蛹在向阳的篱笆、屋檐、墙脚、枯枝落叶下越冬。翌年3-4月羽化。卵多散产于叶背面。幼虫孵化后,在叶背取食,稍大后咬叶片成孔洞,严重时仅留叶脉。3-6月发生多,为害重。成虫寿命14-30天。每雌虫产卵100-200粒。卵期4-8天,幼虫历期11-22天,蛹期5-16天。适温度20℃-25℃相对湿度76%。
  防治方法
  加强栽培管理,合理施肥灌水,增强植株抵抗力。合理密植,调节通风透光,保持适当温湿度,及时清园,减少虫源。
  保护利用天敌,主要有白粉蝶绒茧蜂、风蝶金小蜂、舞毒蛾疣姬蜂。
  化学防治:在幼虫为害期可喷4-6X107孢子/毫升的青虫菌。
  必要时进行人工捕杀幼虫和蛹。
  四、一串红疫霉病
  1、症状
  病斑主要在茎和枝上,在一串红距地面1-20厘米的茎节或分杈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不规则癍,并向上扩展;后期病斑变黑褐色,茎顶端或中部出现大黑色斑块,严重时整个植株或茎部全部为黑色。叶片枯死。叶征上也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斑,叶柄受害后的叶片下垂,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霉状物。
  2、病原及发病现状
  真菌,鞭毛菌的寄生疫霉菌(PhytophthoraparasiticaDastur)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,一般温度高,雨水多的潮湿条件下易发病,温湿度适宜,病害会迅速蔓延。地势低,积水的地方,或盆栽一串红摆放过密,均可诱发疫霉病,北京地区7月上旬至8月中旬发病。
  3、防治办法
  ①改善栽培条件,控制湿度,雨季注意排水。
  ②植株不宜栽植过密,要通风,透光,避免受太阳直射。
  ③发病初期用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-倍液或65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-800倍液喷洒。
  五、一串红叶部病毒
  一串红植株感病后,叶片主要表现为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或斑驳,叶皱缩、细小、质地变脆,植株矮化、丛生,花穗变短。
  病毒。危害一串红的病毒北京地区主要有4种,其中主要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(CMV)。蚜虫及木薯粉虱可传染病毒。由于一串红的生长季节和蚜虫的发生期相吻合,蚜虫与病害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。北京地区9、10月份由于蚜虫的繁殖,病害大量传播和蔓延,危害严重。此外,嫁接也可以传毒。
  1、植株生长期应认真防治蚜虫。用40%乐果1000倍液、50%马拉松1000倍液或90%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。
  2、清除一串红栽培区的杂草,减少侵染源。
  3、发现病株及时销毁。
  4、发病初期喷20%病毒灵400倍液2-4次。
  5、选用无毒健康植株做采种母株或用种子繁殖。
  六、一串红白粉虱
  1、分布与危害
  一串红白粉虱,同翅目粉虱科。分布广泛,该虫早在南美发现,经欧洲传入亚洲,现我国发生普遍。除为害一串红外,还为害扶桑、五色梅、旱金莲、马蹄莲、洋蝴蝶、瓜叶菊、菊花、大丽花、月季、佛手、万寿菊等花卉。
  成虫及若虫群集癌植株上部嫩叶上为害,主要刺吸叶片背面的汁液为害,导致叶片退绿黄化、发生萎蔫现象。其大量分泌蜜露,是导致煤污病的重要因素,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。
  2、形态特征
  成虫个体小,体长1-1.5毫米,淡黄色。前后翅大小相似。翅面覆盖白蜡粉,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,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,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。
  卵体小,长约0.2毫米,犹如针尖,长椭圆形,基部有卵柄,柄长0.02毫米,初产淡绿色,覆有白色蜡粉,而后渐变褐色,孵化前呈黑色。
  若虫体长约0.29-0.8毫米,长椭圆形,淡绿色或黄绿色,足和触角退化,紧贴在叶片上营固着生活。4龄若虫又称假蛹,体长0.7-0.8毫米,椭圆形,初期体扁平,逐渐加厚,中央略高,黄褐色,体背有长短不齐的蜡丝,体侧有刺。
  3、发生规律
  在北方,温室一年可发生10余代,白粉虱周年发生。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,因此是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。成虫羽化后1—3天可交配产卵,也可进行孤雌生殖,其后代为雄性。成虫有趋嫩性,在寄主植物打顶以前,成虫总是随着植抹的生长不断追逐顶部嫩叶产卵,白粉虱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,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,极不易脱落。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可做短距离游走,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就失去了爬行的机能,开始营固着生活。粉虱繁殖的适温为18℃-21℃,在生产温室条件下,约1个月完成一代。冬季温室作物上的白粉虱,是露地春季蔬菜上的虫源,通过温室开窗通风或菜苗向露地移植而使粉虱迁入露地。因此,白粉虱可通过人为因素蔓延。白粉虱的种群数量,由春至秋持续发展,秋季数量达高峰,集中为害瓜类、豆类和茄果类蔬菜。
  4、防治方法
  ①加强栽培管理,合理施肥灌水,提高植株抵抗力。科学修剪,合理密植,调节通风透光,及时清园。
  ②培育“无虫苗”把苗房和生产温室分开,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虫口,清理杂草和残株,以及在通风口密封尼龙纱,控制外来虫源。
  ③温室、大棚附近避免栽植黄瓜、番茄、茄子、菜豆等粉虱发生严重的蔬菜。提倡种植白粉虱不喜食的十字花科蔬菜,以减少虫源。
  ④保护和利用天敌。有丽蚜小蜂等。
  ⑤可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敏感,有强烈趋性,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。
  ⑥化学防治:可选用10%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、25%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、20%康福多浓可溶剂4000倍液或10%大功臣可湿性粉剂等有效果。

Copyright © 2020 Hbkn.net All right reserved. 花百科

备案号:晋ICP备19002350号-1 |

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爱好者及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立即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