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斑酷妞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 > 文章

杜甫 恨别 杜甫诗词绝句

2022-02-04花斑酷妞

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,情深而意长,在写作中,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。为此,花斑酷妞为您整理精华《杜甫 恨别》,愿对您有所启发。

《恨别》

作者:杜甫

原文:

洛城一别四千里,胡骑长驱五六年。

草木变衰行剑外,兵戈阻绝老江边。

思家步月清宵立,忆弟看云白日眠。

闻道河阳近乘胜,司徒急为破幽燕。

注释:

1、这是杜甫上元元年(760)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。

2、洛城:洛阳

3、指安史之乱的叛军。

4、剑外:剑阁以南,这里指蜀地。

5、司徒:指李光弼,他当时任检校司徒。上元元年三月,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。四月,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。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,以打破相持局面。

翻译:

我一别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,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,胡骑长驱直入也已经有五六年了。

草木由青便衰,我来到剑阁之外,为兵戈阻断我在江边渐渐老去。

我思念家乡,忆念胞第,清冷的月夜,思不能寐,忽步忽立;

冷落的白昼,卧看行云,倦极而眠。

令人高兴的是听说近来司徒已攻克河阳,正乘胜追击敌人,急于要拿下幽燕。

赏析:

鉴赏此诗,一要注意炼字的表达效果,二要注意表意的含蓄蕴藉,寓情于形象的描绘和叙述之中。首联中的的一别长驱颔联中的衰老等词,一方面表现了叛军的嚣张气焰,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的无奈、悲凉、飘零憔悴的遭遇。颈联通过宵立昼眠,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,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。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,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,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沈德潜评论此联说:若说如何思,如何忆,情事易尽。

首联领起恨别,点明思家、忧国的题旨。四千里,恨离家之远。五六年,伤战乱之久。个人的困苦经历,国家的艰难遭遇,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。

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。草木变衰,语出宋玉《九辩》中的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。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,承上句的五六年,暗示入蜀已有多年,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,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。诗人到成都,多亏亲友帮助,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,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。由于兵戈阻绝,他不能重返故土,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。老江边的老字,悲凉沉郁,寻味不尽。

颈联通过宵立昼眠,忧而反常(《杜少陵集详注》)的生活细节描写,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。杜甫有四弟,名为杜颖、杜观、杜丰、杜占,其中杜颖、杜观、杜丰散在各地,只有杜占随杜甫入蜀。此二句中的思家、忆弟为互文。月夜,思不能寐,忽步忽立。白昼,卧看行云,倦极而眠。杜甫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,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,突出了题意的恨别。它不是抽象言情,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,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。手法含蓄巧妙,诗味隽永,富有情致。

尾联回应次句,抒写杜甫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,盼望尽快破幽燕、平叛乱的急切心情。760年(上元元年)三月,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;四月,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。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。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,以打破相持局面。杜甫盼望国家复兴,他自己亦可还乡,天下可喜可乐之事,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。这首诗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,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,显示了杜甫胸怀的开阔。

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,言近旨远,辞浅情深。杜甫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,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,饱和着浓郁的诗情,值得读者反复吟味。

让古诗绝句涵养我们的心灵吧!为我们迎接人生的更多挑战提供更多的力量,在此,花斑酷妞推出了专题杜甫绝句,请您欣赏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图文内容花瓣酷妞网收集,来源于网络,转发只是为了更好的传播知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尽快与本站联系,本网将迅速做出相关处理!